更新时间:2025-09-16
浏览次数:78次
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。全国各地群众通过多种方式收看阅兵直播,项目部管理人员暂停了手中的忙碌,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时刻。阅兵式上的威武雄师、先进装备与感人瞬间,让我们备受鼓舞,更坚定了他们以实干致敬先烈、以匠心建设祖国的信念。
上午9时许,綦江大健康项目部管理人员陆续从工地回到会议室,当国旗护卫队踏着正步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来,全场自发起立,当26架直升机组成“80”字样掠过天安门上空,掌声与欢呼声在会议室里此起彼伏。看到老兵方阵时,我眼泛类泪光,感悟到今天的和平从来不是唾手可得,是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,明天的强国,要靠我们用双手筑成。观看结束后,大家纷纷表示,要把兵展现的精气神”融入工程建设,严守质量关、安全关,让每一栋建筑都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“丰碑”。
此次阅兵让我们深刻领悟到:从受阅装备到建设力量阅兵式上,国产装备的硬核亮相让建设者们倍感自豪。当运油-20A加油机、歼-20战斗机等“大国重器”登场时,曾参与过机场建设的张工激动地说:“这些战机翱翔的天空,有我们亲手浇筑的跑道!”这种“科技自强、实干兴邦”的精神,与建筑工地的实践高度契合。
自主创新:如同军工领域的技术突破,项目部近年来引入BIM技术、智能塔吊等新设备,将传统施工效率提升30%;
精益求精:受阅官兵“米秒不差”的标准,启发项目部推行“毫米级误差“管理,在近期桥梁施工中实现结构精度零偏差;
协同作战:正如阅兵式上各方阵的默契配合,工地各班组也开展“穿插施工、无缝衔接”模式,项目部提前5天完成精装修样板工程;
平凡岗位的“阅兵式”:每个建设者都是“战斗员”。
项目经理在总结会上说:阅兵展现的是国家的“硬实力”,而我们建设的学校、医院、保障房,是民生的“软实力”。两者殊途同归,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。傍晚时分,工地重新响起机器的轰鸣,夕阳下,建设者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,他们或许没有机会接受检阅,但手中的焊枪、脚下的钢筋,正在谱写新时代的“建设者阅兵式”。
这场跨越千里的“精神共鸣”,让九三阅兵的意义超越了仪式本身。从天安门广场到建筑工地,从受阅方阵到建设大军,无数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奋斗,共同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。正如8万只腾空的气球象征着希望,工地上冉冉升起的塔吊,正托起一个更加富强的中国!